【2022年度国家奖学金获得者先进事迹】2011学院冯迪迪
个人简介:
冯迪迪,女,中共党员,2011学院生物工程专业本科生,2019年9月入学,担任书院1903班组织委员,
成果展示:
前三年专业平均成绩位列第一,目前已被复旦大学生物学专业推免录取。曾获国家奖学金、校级综合特等、一等奖学金,获“三好学生标兵”、“优秀学生干部”等荣誉称号,曾获国际基因工程机器大赛银奖、第七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银奖等。
个人事迹:
日积月累 行囊征途
思想做舵,坚守信仰
刚进大学,冯迪迪同学就向党组织郑重递交了入党申请书。通过党组织的培养、教育和自身的努力,她于2022年6月成为了一名光荣的中共党员。她虚心接受党的培养,热爱党的事业,积极参与志愿活动,用青春践行使命,用奉献坚守初心。
日积月累,行囊征途
冯迪迪同学在大学期间对自己的要求是稳步前进。她每天都会参加晚自习,课余时间也泡在自习室,明达楼、仁智楼、同和楼、图书馆都能看到她的身影。除了努力学习专业知识,她积极参与各类竞赛,曾获第七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银奖、国际基因工程机器大赛(iGEM)银奖、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二等奖等大大小小数余项奖励。
为了培养创新意识与实践能力,从大二开始,冯迪迪就进入实验室。参与省级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是她的第一段科研经历,认识设备仪器、学习实验操作、阅读专业文献等新奇的体验在她内心种下科研的种子。于是她也紧紧握住了参加iGEM的科研机会。最让她难忘的是暑期留校生活,她和队员们一整天都泡在实验室,有时甚至通宵进行实验。最让她难忘的是凌晨一两点,拖着疲惫的身体走在空荡荡的校园里,但望着前方的路,内心感到无比充实。
且听风吟,静待花开
冯迪迪同学经过本科期间的努力,最终在大四上学期获得了复旦大学推荐免试研究生资格,继续她的科研梦。
最后,她想说“我从不是站在台上特别耀眼的人,但我的底气可能来自于日复一日的积累,来自于失败、迷惘后的反省、思考、坚定。希望我们都能去发光,不止于被照亮。”
采访记录:
【关于学习方法】推荐一项你认为效率最高的学习方法?
从小学开始,老师就经常会说一句话“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就算脑子再好使,但它毕竟储存有限,倒不如利用汉字将它“固定”,后来再回味也会清晰如初,在学习生涯中这句话让我一直受用。所以我认为效率最高的方法莫过于用笔去记录。将每天、每个阶段的计划记录,记录课堂上的重点难点、读完文献后的创新点、个人想法、每门课程学习笔记等,久而久之,当我们养成了用笔去整理思路、记录想法的习惯,我想那就离实现自己的目标不远了。
【关于未来规划】本科毕业后,读研、就业或出国,你会如何选择?你认为你应该为你的选择提前做好哪些准备?
对于下一步要走的路,我已经有过了深入的考虑,本科毕业后我将会选择读研。对于毕业后攻读研究生学位的学习,我也有了一个完整的学习和研究计划:首先,对研究生阶段学习专业的相关必修课程进行更加深入和系统的学习,希望进一步巩固自己的专业基础知识,这是进行相关研究的基础。其次,对于自己研究的领域,我准备广泛阅读各类文献和书籍,以拓展自己在相关领域的视野。另外,经过本科几年的学习和老师的教诲,我认识到良好英语水平对于科研工作将会有很大的帮助,所以更进一步学好专业英语知识和提高英语交流能力将是我在研究生阶段的其中一个学习目标。
作者:2011学院 审核:学生工作处、2011学院